为推进学校国际化战略,加强与国际一流高校及科研平台的实质性合作,开拓国际化视野,从而进一步提高我校本科生的培养质量,增强学校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打造北科国际名片,888电子游戏平台师生代表团于2025年8月20日至26日赴日本大阪、仙台、东京三地,围绕世博科技前沿、低碳治水技术和城市韧性建设三大主题,开展了一场跨学科、深层次、多维度的交流活动。在七天跨越三城的紧凑行程中,师生团队穿梭于世界级展会与顶尖学府之间,既触摸历史传承的脉络,也叩问未来科技的方向。
团队首站前往大阪参观大阪世博会,2025年世界博览会以“Designing Future Society for Our Lives(构建未来社会,想象明日生活)”为主题,汇聚全球创新智慧。中国馆以“中华书简”为造型意象,通过“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大展陈板块,系统展示五千年来中华文明积淀的生态智慧与现代科技融合创新。馆内不仅展出嫦娥五号、六号采集的月壤样本,还设有“蛟龙号”深潜体验舱,并运用VR等技术实现古今对话,凸显中国在深空、深海探测与传统文化数字化传播方面的突出成就。毗邻的马来西亚馆以竹材建构、取意传统织锦“宋吉”,呼应“编织和谐未来”的主题,展现多元文化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截至今年5月已促成逾786亿令吉的潜在投资并签署多份合作备忘录,体现出世博平台强大的经济协同与科技外交功能。
次日,团队前往大阪大学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我院代表团与我校留日教师团队围绕环境治理、低碳城市、可再生能源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该校在工程系统优化与环境技术创新方面积淀深厚,多位教授分享在废物资源化、城市热岛效应缓解等领域的最新进展,为我院相关课题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参照与方法启示。
8月23日上午交流团师生进入日本东北大学片平校区,主要参观了该校中国知名校友-鲁迅就读时期的教室,鲁迅塑像,鲁迅寄宿故居遗址公园等相关遗迹,师生们缅怀历史、认识到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并访问了东北大学校史馆,深切体悟日本顶尖学府百余年间的薪火相传与时代蝶变,在鲁迅足迹中进一步读懂中日文化交汇的厚重与温度。
同日下午,师生集体前往日本东北大学青叶山校区,与工学研究院土木系环境保护研究室的师生举办了座谈会,双方分别介绍了各自学校系所的基本情况。同学们依次发言,分享了连日来在日本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环境保护研究室介绍了所开展的研究工作,聚焦于“污水低碳处理及资源能源回收”主题,同学们基于“厌氧氨氧化技术应用于污水处理”相关案例,了解了该研究室的科研成果与技术动态,剖析了各项成果的原理及其应用对相关行业带来的革新影响,同学们亲身感受了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科研精神。随后双方就东北大学的科研环境和留学生活展开了热烈深入的交流,探讨了未来相互之间开展科研合作和我校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前往东北大学进一步深造或者开展研究的可行性。
座谈会结束后,相关人员带领我方师生游览了青叶山校区。参观建筑防震结构设计时,相关人员生动讲解东北大学在灾害防御与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该校研究人员将传统防灾经验与现代工程技术相结合,开发出多尺度、多灾种耦合的风险评估系统和工程应对策略,特别是在地震预警、洪涝防控和生态修复等方面成果显著。通过此次参观,代表团对日本在灾后重建、区域韧性规划等方面的系统思维和技术集成能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8月24日下午,代表团抵达东京,前往参观了东京都水科学馆。场馆通过智能化展示与互动体验,从自然、乡村、城市三个角度全过程深度解读水循环及治理体系网络,生动呈现水循环管理、节水技术及流域治理知识,成为公众参与环境共治的良好范例。
8月25日代表团参访了日本环境整备教育中心。教育中心长期致力于环境技术标准化与专业人才培育。在座谈会上中心负责人重点讲解了日本在污水处理、固废管理和资源循环方面的完整技术体系与政策路径,同时深度解析了日本家用、大型污水处理器的设计思路和发展历史。随后代表团跟随负责人前往教育中心展示厅,负责人向同学们全方位、全流程讲解了几台日本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几台污水处理器的组成结构及设计思路。以上两个机构分别从社会普及与专业教育层面,体现出日本在环境治理领域的系统布局和长效运作机制。
扬帆起舵,学海无涯。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本次境外研学之旅,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不同文化与科技的了解,还拓宽了同学们的国际视野。未来,学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包容的国际化理念,不断推动学生培养国际化进程,为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而不懈努力。